建構便捷與安全的商業車輛運輸,從車用電子談起

CVNews 商業車誌: 盧佛青|01/12/2017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在電子發展快速的今日,感應器的輕量及更經濟的發展下,車用電子在近幾年幾乎是科技業最夯的一個題材,透過車與車間的通訊技術,甚至車與人、車與交管系統的通訊科技,讓車子在道路上行駛除了更安全外,更加便利的資訊取得,讓駕駛能充分掌握車況及提升周遭駕駛環境的偵知,除了自用車輛的科技應用外,對於商業車的交通運輸上,更是提供業者與消費者更為便捷安全及經濟的運輸效益。




減少傷亡 避免事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約莫125萬左右,為各國社會帶來巨額的社會成本,以美國為例:每年因交通事故的經濟損失高達2300億美金(每年約600萬件事故),而台灣衛福部的資料則顯示,台灣地區因交通事故總經濟損失高達4500億台幣(每年將近80萬件事故,造成3500人死亡;高達39萬人因事故傷殘受傷)。不過,隨著這幾年電子發展,並將相關新的科技引入車用領域中,搭配這幾年物聯網概念下的車聯網通訊技術,無疑替這樣的交通事故損失找到明日的一盞明燈。

有駕駛經驗的讀者一定瞭解,高速道路的駕車因為過於平穩,駕駛過程肯定是單調乏味。也因此高速公路的行車潛藏極高的風險。尤其商業車輛例如卡車、聯結車與大客車,由於長途運輸需求,駕駛往往駕車時間長,而存有透過疲勞駕駛的高度危險。有鑒於此,德國知名車用電子廠商BOSCH設計相關車用雷達感測器(前/後)與智慧攝影機,不僅可以提供0至130km/h的速度範圍內,實現高速公路部分自動駕駛,包括縱向和橫向的自動引導。安裝於車輛側邊與後方雷達偵測車輛有變換車道時,提供駕駛確認警示,提高車輛盲點的識別性,大大增加變換車道安全。

車聯網技術革新

透過車與車通訊技術發展,歐盟確認支持eCall技術發展,也已確定於2018年3月以後上市的車種,強制全面導入標配,並立法規範未來的車載資通訊技術發展,將來的美國也可望跟進,並規劃考慮將這項政策推廣至各種商業車輛運輸上,例如公車、巴士、卡車、聯結車等其他車輛。如此一來,各種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因為車載資通訊系統進行道路資訊交換,因此,車子與車子之間彼此會進行包括車速、車輛方向與相關車輛動態資訊傳遞,配合車子本身控制系統,進行駕駛者事故前警示提醒與自動控制車輛煞車與降速作為。大大增加車輛道路行駛的安全甚至可以透過車輛動態控制,讓交通順暢而使耗能更為節約。

環保綠能減少污染

除了主動式的安全偵測與車載資通訊系統外,全新的車用科技更提供包括舒適與綠能技術,包括讓燃油引擎效率更佳的渦輪增壓的技術,德國目前大多的商用車輛使用的柴油引擎,以往普遍讓人詬病的高汙染與高耗能問題,在渦輪技術的進步下,全新渦輪增壓技術—浮動式可變渦輪增壓,隨著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與油耗標準的實施,透過減少引擎排氣量並採用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來實現引擎小型化是未來內燃機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BOSCH研發之馬勒渦輪增壓系統便是利用引擎的高溫排氣驅動渦輪高速轉動,驅使新鮮空氣進入氣缸,使燃油充分燃燒。以測試結果顯示,有效降低油耗2-3%。並透過渦輪增壓器、廢氣再回收以及電控單元調校,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綠能環保的訴求。也讓長久以來大型車輛的排汙問題得以找到解決的方式,除了燃油引擎外,另一個綠能科技的應用在於氫燃料或者燃料電池電動車科技的引進大型車輛運輸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零組件的經濟普及化腳步,將來的車輛不僅智慧更安全與綠能環保,提升交通運輸的舒適亦是得以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全新的科技與全面安全的運輸。






客車